小恙卧床好读书

分类:流年引
2019-03-20 10:47 阅读(?)评论(0)
冬去春来,阳气生发,不料小恙,术后卧床。
名正言顺请假,正好用来读书(听书)。
草草如下:
加缪的《局外人》:故事非常简单,行文流水寡淡,中道命运畸变,细品刀子一般,人生荒谬无聊,似梦似真似幻。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大学时代的阅读旧迹,书中描述繁盛种种,过目竟然放不下,久久不舍归还图书馆。毕业后几年,才在杭州枫林晚书店偶然买到中华书局这册繁体竖行的邓之诚注本,年深日久后重读,书中的风物逸趣,迭代神伤,自然有了更多的体会。北宋都城的人间烟火,书中描写翔实细腻,可以和《水浒传》等书互为参照来读,眼前、脑中一幅画卷全开;如果是研究宋史,更能当工具书来读;即便是当闲书看,也很热辣生猛,唇齿生鲜,且旁逸斜出,偶有意外收获。仅举一例:书里记述了无数街巷,其中有一条叫大内前州桥东街巷,最核心繁华地段,相国寺等著名场所就在此处。这段中写道:出保康门外,新建三尸庙。邓之诚注:按修真家言,凡人身中有三尸神,常以庚申日,乘人寐时,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金庸《笑傲江湖》中写过一种绝命毒药“三尸脑神丹”,总不知就里,看到此终了解来由。
袁行霈的《好诗不厌百回读》:诗评倒也寻常,主要是跟随作者的篇目温习经典,还强记了几首原来不知道的诗词,比如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杜甫的《又呈吴郎》;还有陆游的一阕《鹧鸪天》(老却英雄似等闲)——其中描述的种种悲酸无奈,人到中年,尽能领略共鸣。
张岱的《陶庵梦忆》:《湖心亭赏雪》关于“长堤一痕”的描写手法固然绝妙(俨然是“航拍”视角),记述当时社会生活和文人癖好的一些文章则更有趣,比如关于娈童和瘦马。原来喜欢瘦削的女子在那个年代曾经形成过风潮,心同此理,深以为然。且有《逍遥楼》一篇记述乩仙轶事,《秦淮河房》、《二十四桥风月》等文中记载的稍不鄙俗、饶有风味的艳事,《蟹会》、《露兄》中吃喝的雅趣,还有《柳敬亭说书》、《阮园海戏》等文章可以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中一些史实对照来读。
陈舜仪编的《古龙散文集》:这本书在香港铜锣湾一家书店买到。书里的文章多是写与古龙自己小说有关的掌故或侧记,如果不喜欢看古龙的小说和小说里的人物,肯定读不进去,这些小文与古龙小说互相印证,气息相通,气场相和,倒是勾出悠然神往的满满回忆。古龙作品整体严整度不及金庸,但其审美意象的瑰丽奇绝则有过之。
倒是作者陈舜仪很有点意思,网上可查到的资料很少,只知道是1976年生人,和我同岁,台湾自由撰稿人,曾经是两个“古龙论坛”的版主。与众多的金迷相比,这位骨灰级的古龙迷显得有点形单影只。且金庸自上世纪70年代封笔后直到去年年末才辞世,期间有大量的与传记或评论文章作者互动的轶事和掌故流传,颇不寂寞。而古龙上世纪1985就没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陈舜仪独自情钟的守着古龙的作品,咀嚼整理,不知道是何种怅惘的心境。网上搜到陈舜仪曾经在大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名为《笑红尘》的古龙散文全集。本想购买,但翻看此港版选集作者序言,提及《笑红尘》一书遗憾颇多,既是简体,又改了民国纪年,还要符合大陆的政治规矩,难保原汁原味,更出现了一些因校对不慎而导致的疏漏讹误。我手中这本晚于其后整三年才由天地图书出版的散文集就要精当原味得多。实属偶得之喜。
  最后修改于 2019-04-30 09:54    阅读(?)评论(0)
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